4月27日

寫給我親愛的孩子-有關信

寫給我親愛的孩子-有關信:
 
給我最親愛的妹妹:
這次老爸想跟妳談的是"信"(另一個"性",可能晚些看是不是找你老媽跟妳談),
試著跟妳說說: 信心跟信仰。
 

信心,(Faith)亦作信德。
 
指的是一個人對自身的信仰的堅定,可包括宗教與非宗教的信仰。
 
信心是對於尚未見到事物的信念和憑據,它包括相信和敢於將自己完全委託兩個層面。

(取自維基百科)
 

對老爸來說信心代表著兩面,一個是相信,一個是代表把自己委身在裡頭,
相信自己以外的力量。
相信的本質有的時候很純粹,而帶有行為的才叫做信心。
 
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,是未見之事的確據。
 
老爸希望妳很有信心,也希望對妳很有信心 ,
未來妳將會遇到很多事情,
信心將帶給妳很大的力量,不論是相信自己,或是相信別人,可以成就很多事情。
但妳會慢慢發現,
很多事情不是單單靠妳自己可行的,
需要仰賴他人,需要其他的資源的挹注。
更重要的,妳將會發現單單倚靠人的力量是很微小的。
尤其是狀態到了谷底,更要注意一定要有信心,
單單的相信,這不過就是按了重啟,RESET,
關關難過關關過,千萬不要失去了信心,
試著調整自己的動作、心思意念,一定會有所轉機。
 

接著在跟妳談談另一個信,信仰抑或說相信。
 
信仰,是指對某種主張、主義、或神的旨意的信服和尊崇,並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。
 
信仰與崇拜經常聯繫在一起,但是與崇拜還有不同。信仰主要針對「觀念」,

而崇拜主要針對模某個「個體」,例如上帝、耶穌、太陽、獅子等。信仰與「認知(相信)」不同,
 
一般說認知(相信)一種理論,而不是說信仰一種理論。

信仰帶有情感體驗色彩,特別是體現在宗教信仰上。
 
信仰是人對人生觀、價值觀和世界觀等的選擇和持有。
 
信仰體現著人生價值、人生意義的可靠落實。信仰與所信仰的物件是否客觀存在沒有必然聯繫。
 
宗教並非信仰物件,而是信仰的表現形式,表現形式不可作為信仰物件。
 
信仰可以是外在的,其形成往往是社會的、宗教的傳統影響所至。
 
如果一個伊斯蘭教家庭從一個基督教家庭收養一個剛出生的小孩,

那小孩長大就會變成一個伊斯蘭教徒;
 
反之也是如此。但信仰亦可以是內在的,透過個人的經歷和對靈性的追尋,
 
而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宗教信仰。信仰可以獲得,可以被塑造,也可以被拋棄。
 

 

雖然有不少宗教對信徒的離開有嚴格限制,

但根據聯合國的《人權公約》,人是有選擇宗教、或選擇不信仰宗教的自由。(取自維基百科)

 

看著上頭這麼專業的說明,老爸也不一定能全都一一解釋,
不過希望給妳的,並不是讓妳一定要與我們有相同的宗教信仰,
而是在妳形成自己的思想之時,能讓妳心領神會到這份純粹的信心。

對於老爸來說,深信人的渺小,這個世界會有比人更大的力量在運作,
真切的如同我們不知哪來,也不知將會何去。
 
而我選擇了相信,相信有上帝,選擇了用一種態度與價值觀去面對這個的世界,
這使我有了堅定的信心,相信著這樣心思意念,指引著我們的行為,
是可以有著所盼望的去面對著未知的世界。
願我們在和妳一同成長的同時,有著信心的、活潑的經歷一切,持續著有盼望的豐富生命旅程,
是老爸與妳分享的初衷。
 
 
 
愛妳的老爸,湯姆  4.27.2009 (距離妳來到世界約莫還有88天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licoco5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